承岐黄薪火、传国医精髓,让我们跟随陕西中医药大学推出的《名医风采》系列报道,追随名医名家的铿锵足迹,感受至精至诚的杏坛芬芳,聆听诲人不倦的谆谆教诲,感受敬佑生命的赤忱之心…… 现推出《名医风采》第三十二期:陕西省第三届名中医罗世杰。
个人简介
罗世杰,主任医师、教授,陕西省名中医、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教研室主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国家中医药考试中医儿科命审题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及咨询专家、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秘书、咸阳市脑瘫鉴定委员会专家、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所获荣誉
“张景岳《类经》及两翼学术思想的整理研究”获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标兵”“教师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擅长领域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儿科疑难病如支气管哮喘、难治性肾病、紫癜性肾炎、IgA肾病、遗尿症、川崎病、矮身材、性早熟、抽动障碍、厌食症、多种过敏症、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诸多儿科疾病的诊治均有颇高造诣,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剩余69%先进事迹
一、精研医术,仁心济世
罗世杰深耕中医儿科领域近40年,作为“长安马氏中医儿科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创新性地发展了马献图教授的学术思想。他临床遵循吴鞠通“稚阴稚阳”理论,针对小儿“易寒易热”的生理特点,提出寒热并用的诊疗方法。在辨证施治中,他创造性地提出“辨体-辨病-辨证”三结合模式,将小儿体质分为均衡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和特异质五种,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特别重视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在治疗中注重顾护脾胃,并强调食物过敏是某些儿科疑难病症的重要病因。罗世杰不仅医术精湛,更以高尚医德著称。他始终以患儿为中心,用温和态度和亲切笑容缓解患儿恐惧,耐心解答家长疑虑,让治疗过程充满人文关怀。
二、匠心育人,桃李天下
罗世杰在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中医儿科人才,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独具特色。他善于将深奥的中医理论转化为生动案例,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特别重视临床实践教学,常亲自示范诊疗过程,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掌握技能。坚持“医术与医德并重”的教育思想,经常告诫学生,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要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重点培养传承团队中马艳芳、贺果平、王苗、张娜4人,分别在生长发育、新生儿、急危重症的中医治疗方面独当一面;重点安排6人以上的贫困县区中医药人员在工作室进行3个月以上的进修学习;通过继续教育项目扩大培训覆盖面,为中医儿科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精益求精,硕果纷呈
罗世杰在科研领域成就斐然,带领团队实现了医教研协同发展。在儿科专业领域内主持省级1项、厅局级7项科研课题,参与4项厅局级项目,主编《陕西省名老中医经验荟萃·马献图》《古今名医儿科医案赏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参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68篇。他倡导“百花齐放”的团队建设理念,创新性地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通过学术研讨和临床实践提升整体水平,在诊疗技术、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系统性突破,其团队协作模式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中医儿科领域的发展典范。在罗世杰领导下,陕西中医药大学儿科团队发展成为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的医教研团队,成为陕西省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咸阳市第一批重点专科,并成为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坐诊信息
周四、周日全天: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
周一上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院门诊
周三上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院病区查房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
发布于:陕西省优配网-股票杠杆下载-国内股票配资-查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