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开学没几周,就有一种专门“偷袭”低龄儿童的病毒在上海传开,其中的阳性率更是占到住院儿童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在呼吸科病房排名第一。
更让人揪心的是,现在感染人数仍在不断增加,患上此类病毒最小的不过才一个多月,奈何迄今为止,医学界都没有研究出专门针对这类病毒的特效药。
而这种病还经不起拖,不少迟发现的人都因为病情加重住进了ICU,甚至有的把命都给交代了,可怕的是,它不仅仅只对婴幼儿下手,还有一类人群也被盯上了。
那么这类病毒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防范?
展开剩余91%病毒的致命障眼法近期的上海并不“太平”,往年这类病毒都是十月中旬才开始活跃,今年的感染季却突然提前,立秋后不久便不少婴幼儿都惨遭了“毒手”。
恰逢开学期间,情况更是一天比一天严重,有的病房里感染此类病毒的患者最小才1个多月大,眼看着小小的身体却要插满管子,他的家人该有多痛心。
浦东的一位宝妈就是如此,自己孩子小宝在一个多月大的时候便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起初她只是觉得孩子不小心感冒了,所以也没太在意。
结果孩子在吃奶的时候憋气明显,呼吸十分急促,她见状着急忙慌的将孩子送到医院,结果一检查小宝得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且已发展成肺炎。
好在被救治的及时,目前病情已经有些好转,事后这位宝妈很是自责,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会感染这类病毒,也没有想到会发展的如此严重。
当然这也不能怪家长们不操心,毕竟这类病毒很会伪装,一开始染上的患者都觉得自己是得了普通的小感冒,觉得吃点药就会好,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都被骗了。
这种病是越拖越严重,在家吃几天药不仅不见好,甚至还会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发展成了重症肺炎,发现时以为时已晚,只能被送进医院的ICU待着。
可怕的是这类感染者儿童占了绝大多数,如果是独生子还好,有些二胎、三胎的家庭可就更遭殃了,一个传染俩,两个传染仨,一个也逃不掉。
而发展到中重症的基本上都是还没满六个月的婴幼儿,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免疫力都比较弱,感染后更容易出现中重度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肺炎、呼吸衰竭,脑炎等疾病。
甚至死亡也是有可能的,并且这类病毒真正的转折点就在感染后的第三天,有位二胎的家长在网上总结了自家孩子感染该类病毒的表现。
她表示前几天看上去和一般感冒无二,轻微咳嗽、流鼻涕,作为一个生了二胎的宝妈,自然就联想到自己的孩子可能得了普通的感冒,吃点感冒药就会好起来。
但意料之外的是,等到了第三天情况变得愈发严重,孩子的呼吸速度会明显加快,咳嗽也开始严重,甚至还伴有痰鸣,到了第四天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并直接送去就医了。
这种表现为突发性喘息,和哮喘差不多,在孩子要吸气的时候,锁骨窝和肋骨会有明显的凹陷,也是因为呼吸不畅导致孩子嘴唇发青,这个时候孩子根本吃不进东西。
没有营养的情况下,孩子的病只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此时再不进行医疗干预,发展成重症肺炎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到最后下了“病危通知书”,可能需要动用ICU的呼吸机来维持生命。
整个过程快而狠,很多家长从发现孩子不对劲到就医住进ICU都表现的措不及防,不过在医生的努力下,还是有不少孩子恢复了健康。
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孩子出院,这类病毒并不会完全消失。
尚无特效治疗药,这类人特别注意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因为今年发现的早,很多家长发现一点苗头就赶紧送医治疗,大部分都是轻症,治疗起来也就快,不少孩子半个月内基本就能痊愈。
不过医学家也提到,九月份病毒就这么活跃,预计今年此类病毒的流行周期将会更长,如今又恰逢开学季,人流量巨大,那些本身免疫力就比较低的人更是感染的重灾区。
其实这类病毒所有年龄段人都有可能中招,但相比之下,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算的是病毒“最喜欢”的三个地方了,这“一老一小”往往是最容易发展成重症的人群。
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调查统计得知,6个月以下的婴儿风险最高,这类患者占所有儿童感染者的63.31%,其中早产、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重症的概率会更高。
令人担忧的是RSV感染的危害并不会随着他们出院而完全消失,大量研究证实,婴幼儿时期严重的RSV病毒感染与儿童期乃至成年后反复的喘息和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一次感染可能影响孩子长期的呼吸健康,与此同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慢阻肺、冠心病等患有基础病的人群。
临床中曾有74岁患者感染后仅表现为持续咳嗽,但看似是一般感冒,实则却已出现血氧饱和度小爱酱,如果延误治疗可能诱发呼吸衰竭。
而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癌症患者、移植术后人群,感染后病毒更容易扩散,甚至严重可能导致重症肺炎,还会加重原本就有的基础病,到那时就得需要长期住院治疗。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传播能力极强的病毒,目前为止医学界并未研究出来可以直接治疗它的特效药,临床上能用到的只有α干扰素这类广谱抗病毒药物。
或者一些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但美国批准的利巴韦林等药物国内应用也有严格限制,并且在疫苗方面同样没有突破,虽说60岁以上老人可在医生主导下接种单剂疫苗。
而新生儿能注射尼塞韦单抗预防,但这都是特定人群,普通人依旧没有有效的疫苗保护,如今的医生只能根据症状相对治疗,发烧就用退烧药,咳嗽就用止咳药,治标不治本。
那么话说回来,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如何预防?病毒面前,最大的风险从来都不是病毒本身有多强大,而是我们认知上的轻视和行动上的迟缓,我们必须认识到RSV它不是普通感冒,而是和感冒症状相似却可能要命的病毒。
为此我们日常生活中保持高度警惕和周密预防,才是保护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办法,尤其是接触了复杂环境后,大人小孩都得带上口罩,回家也一定注意卫生,勤洗手,换手套。
有的人看似没有任何症状,难保他们没有接触过这类病人,身上携带有病菌,这个时候做好防护才对,而且这类病毒就喜欢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切记要多开窗通风。
如今马上就要迎来国庆、中秋节等假期,对于那些有旅行计划的人更是要小心行事,提前做好防护,最好避开人群密集的地方。
毕竟这个病毒就像是流感病毒,并非像天花一样感染一次就不会再得,而是会反复感染,所以感染过的人群也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我们也要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医学界会迎来好消息的,研制出这种特效药让大家在这个时间段放心出行,但没有之前还请防患于未然。
参考资料: 光明网2025-09-19 上海阳性确诊人数正在上升!今年感染季提前了!专家最新研判此类人群特别注意 汉水襄阳2025-09-21 上海确诊人数正在上升!尚无特效治疗药,这类人特别注意 新华网2023-11-30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什么?如何治?怎么防?发布于:河南省优配网-股票杠杆下载-国内股票配资-查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