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神泉祭坛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沾河支流嘟鲁河右岸,面积约15000平方米,是清代鄂伦春族游猎生活中所遗留下来的祭祀遗址。遗址中有一处泉眼,以泉眼为中心分布有353个石塔,石塔大小不一,大的高1.4米,由19块石头搭成,小的高0.3米,由3块石头搭成,石质为玄武岩。塔的形状分金字塔形、圆顶形、尖顶形、空心形、直立形等多种形式,泉眼根部石塔较密,越往外越稀少。泉东和北部分别有墓、庙、神龛等多种遗迹。
2000年,时任逊克县文管所所长于生听闻当地流传着一个关于“神泉”(鄂伦春语为'kaxian'嘎仙)的故事,于是决定前往一探究竟。一行人先是乘坐当时运送木材的森林小火车到达神泉附近的一处林场,步行四公里才到达神泉。神泉在鄂伦春族人的心目中十分神圣,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驱除疾病、繁衍子孙,凡有疾病者都到此泉喝水、泡泉医病,治愈者都在泉边堆起石塔。据了解,鄂伦春人自清代以来就在这喝水治病,这种行为延续了几百年。神泉和鄂伦春族人搭建的石塔整体构成了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应该予以保护。随后,市、县两级文物工作者围绕该遗址不断开展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素材,拍摄了原始照片,绘制了基础图纸,于2005年成功将鄂伦春神泉祭坛遗址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剩余30%鄂伦春神泉祭坛遗址,是小兴安岭北麓的鄂伦春民族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所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处祭祀遗址,它直观地反映出鄂伦春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在鄂伦春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布于:北京市优配网-股票杠杆下载-国内股票配资-查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